暗网「蓝鲸游戏」,诱导青少年步入自我伤害危机
近期台湾花莲地区有一个群组邀约疑似跟蓝鲸游戏有关,以「死亡是什么感觉」为开头,企图让青少年逐步进行自我伤害的行动。蓝鲸游戏是什么?到底为何可以让叛逆的青少年逐步进入,并且接受挑战呢?
来自俄罗斯暗网的「蓝鲸游戏」透过五十个任务,让青少年透过任务的执行,逐渐步入情绪崩溃边缘,逐步让成员进行自我伤害的行动,并且走到最后一步是鼓励自杀。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青少年因此轻生,获得警方关注并且逮捕发行人,但是这款逐渐洗脑的游戏,依然在世界各地散播著。近期台湾花莲地区有一个群组邀约疑似跟蓝鲸游戏有关,以「死亡是什么感觉」为开头,企图让青少年逐步进行自我伤害的行动。而这款游戏到底为何可以让叛逆的青少年逐步进入,并且接受挑战呢?我们一起来解析他吧!
一、个资讯息全都露
蓝鲸游戏,从游戏一开头就要求给予身分证字号、 *** 、地址等个人讯息的权限。
二、煞有其事神秘感
要求成员在每日固定时间上线,并给予成员任务。这些任务都非常小,小到你随手可做到,根据心理学家William Glasser提出,只要计画够小,当事人可以轻易完成,因为便利和回馈感高,就容易如滚雪球般持续进行。蓝鲸游戏更指出「如果中途想退出或者不照办,就被威胁公开 *** 或者家人有生命危险,」
三、常见的英雄式包装
目前正夯手游游戏也常用英雄任务的方式去包装,这非常常见。起手式大概都是 「免钱、便利、有趣、神秘」这四大要点 ,等下载之后,开始进行游戏,渐入佳境时,就感到不足,这就像是卖场试吃的概念,往往都是「免钱的最贵」,最终孩子会因为装备不齐全,法力不够高深、看起来不够酷炫等理由,用零用钱来购买更多装备,开始比拼谁的比较厉害。游戏设计系在训练游戏设计师的专业其中一块的起手式也在于〝一定要够简单〞才能让玩家方便上手,这在商业用途,是引人入胜的惯用策略。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英雄式的包装,有角色的选择和独特性,加上有任务的自我挑战,可以进行自我突破,酷炫又入流,有独特性,也兼具归属感。
但这样的起手式,也常被运用于「诈骗的手法」,让人防不胜防,在教导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同时,应同时教导,『谁来害你不知道,找信任的大人多多讨论是王道』。对于心性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在网路世界的混沌中,一开始也许只是因为无聊好奇、渴望被人关注、现实生活挫折等原因开始接触,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掉入自杀的危机,并且误以为没有退路。
四、游戏设计者心态的扭曲
蓝鲸游戏起源自一名被开除心理学籍的布德金(已被逮捕)设计这款邀请成员以「自我挑战为名,实则〝清理社会上无用之人〞」为目标,在暗网(搜寻引擎不容易搜寻到的暴力、血腥、违法或者色情的网站)中进行群组的邀约,以每天的厌世和负面的行动任务,吸引青少年逐步做出疯狂且不可思议的自残行为。然而,青少年的次文化往往是他们在建立自我认同时的一个过程,就像网路术语的日新月异,当你一说出术语,仿佛就「入流」「被瞧得起」「是不是自己人当下立判」的群性,更让一些被排除在外的青少年感到焦虑以及无归属感。这个活动的设计者,正基于这样的心态,吸引心智脆弱的青少年们一步步迈入没有退路的「心洞」。
暗*网是什么意思?怎么进入,里面是什么内容?
就是指隐藏在暗处的网站,国内无法进入,里面有很多违法内容。
互联网是一个多层结构,“表层网”处于互联网的表层,能够通过标准搜索引擎进行访问浏览。藏在“表层网”之下的被称为“深网”。深网中的内容无法通过常规搜索引擎进行访问浏览。显著特点是使用特殊加密技术刻意隐藏相关互联网信息。
正常的互联网访问行为都是透明的,也就是说,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器的访问记录都是可以回溯审查的,这也是公安、国安部门侦查互联网犯罪的重要手段。
例如,互联网用户A通过互联网访问网站B,网站B的服务器部署了流量监控程序,这样就可以通过该程序找到用户A上网所使用的IP地址,进而可以确定其上网终端的地址,从而找到用户A的真实身份以及藏身地点。
然而Tor的出现使这一切都变得复杂,Tor的工作原理是在用户A访问网站B的路由要经过一系列中间节点加密传输,终将网站B的内容返回到用户A,这样一来,追踪溯源就变得极为困难。
《解除关系2 暗网》信息时代下最真实的恐怖片
为什么叫最真实的恐怖片?在介绍电影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暗网”,如果没听说过这个词,那观影体验就直接减半了。
“暗网”是真实存在的,最初由Dr.Jill Ellsworth于1994年提出,百度百科解释:指由普通搜索引擎难以发现其信息内容的web页面。两年前我便听过这个词,朋友翻译的更接地气: 我们普通人搜不到的暗黑网站 。
观看此图,如果把网络比作整个冰山,那么目前我们大部分人能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即表面层)。
除表面层外剩下的便是Deep Web(深网),这类网站是需要特定的权限才能访问,并不公开,比如某个公司的内网,必须要拥有此公司的特定IP才能访问。
而深网的最深处就是Dark Web(暗网),它是整个互联网最隐秘的部分,只有很特殊的一群人才能进入其中。它的匿名性非常强,且不受管控,游离地表之下,是一块巨大的暗黑区域。由此特质,暗网就变成了“地下伊甸园”。非法交易无数:杀人/毒品/色情/军火/器官/奴隶/黑客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而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暗网的恐怖之处,当正常人接触到暗网时会发生什么?
先例行介绍下此片,《解除好友2 暗网》此片没有什么明星阵容,导演也非知名,取材更是小众,即使如此,在豆瓣也砍下了7.9分,秒杀96%的恐怖片和83%的犯罪片,可以说是今年的黑马了。
此片用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表现手法,92分钟的片子一镜到底,几乎没有剪辑的痕迹,全程采用桌面显示,有人称这种电影为“桌面电影”。
电影开始,马蒂亚斯是本片的主角(以下简称:马蒂)。
一天,马蒂在一家咖啡店里捡到一台Mac电脑,鬼使神差之下,他将电脑带回了家。他和他的小伙伴约好今天是游戏之夜,在和小伙伴的视频玩乐中,他不经意发现这台电脑隐藏了许多视频,于是他随手打开了几个,视角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偷拍视频。
马蒂渐渐意识到情况不对,在准备关闭电脑送回咖啡厅时,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一个名叫查伦68的人说,要支付这个电脑主人两倍的价钱,让他去做一个特别的任务。
金钱和好奇心驱使马蒂放弃了归还电脑,反过来询问查伦68:你想要什么?然而查伦68却让马蒂换成一个叫“河流”的聊天软件细谈。当马蒂打开后,桌面出现一条像素快的暗河,经过小伙伴查询才知道,这艘小船将带领他们驶入暗网。
进入暗网后,马蒂发现他的账户多了价值一千万美元的比特币。此时他和小伙伴们已经感觉事态的严重了。随着和查伦68的深入聊天,马蒂发现了电脑里存在一些杀人视频,而查伦68给他的任务也是杀人。原来这部电脑的原主人时经常在暗网与人交易的杀手,小伙伴急忙提倡报警,但事情远没有想像的容易。
查伦68终究还是猜到了马蒂不是电脑原主人,于是悲剧开始了,查伦68联合暗网里的其他金主,利用网络科技“无形”的刺杀马蒂和他的小伙伴。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已经兴趣盎然了,接下去的情节我就不过多剧透了,否则会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总之杀人的手法令人头皮发麻,网络被利用的无所不至,告诉了我们真是好奇心害死人。此片前30分钟略有些平淡无奇,但是只要熬过去,精彩程度简直令人大吃一惊。
看完此片,在陷入沉思之中不禁联想到现实。当今社会几乎无人能脱离网络,信息时代来临,使得协作效率越来越高。电影中黑客利用网络侵入每个人的电脑,甚至侵入世界的各个角落。电影里有句台词: 连美国参议院的人回到家都要拿衣服把摄像头遮住 。这提醒着我们,在这个高效运转的信息时代,隐私似乎显得荡然无存。
201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措施: 允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用户的网页浏览历史,出售给出价最高的竞价人 。这项措施也意味着,即使将来出现潜在的数据泄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无需采取相关措施来保护用户数据。
因为社会的发展,个人数据被公开化了,个人信息疯狂被泄露。据统计,大部分的隐私泄露都来自互联网服务和手机终端产品,每家公司都想知道人的一切资料:住址/电话/身份证/性别/兴趣爱好/购买习惯等等。甚至有的不提供个人信息,还无法获取服务,无法享受优惠。美其名曰:智能大数据化。
大数据一般人都能理解,但是要看数据放在谁手里,无良商家金钱利益至上,拿到数据后不仅自己使用,还会贩卖给其他不良公司。使得人不停的接到推销电话,垃圾短信。这还只是简单泄漏,按照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试想一个场景:
一天晚上下班,你刚走出办公楼,一辆出租车直接开到你面前,因为大数据计算到每个星期五的晚上,你都会加班到很晚并且错过地铁。
上了车后,无需你指路,司机早已通过大数据知道了你家的地址。
一路上司机不停地向你推荐各个公司的贷款项目和婚纱套餐,原因是他从大数据了解到你最近刚领结婚证,下一步是拍婚纱,然后买房。
终于到家了,你发现家门口站着一个阿姨手上提着一袋青菜,面带微笑的和你说:家里没有青菜了,多吃点青菜健康。她已经根据智能冰箱知道家里没青菜了。
进入房门,房间里的灯光电器,电脑自动打开,跳转到你最爱的综艺节目,看着屏幕一闪一闪的画面,不知道你能否真的笑得出来。
如果对于隐私的安全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综上所述不是没可能发生。更可悲的是,当个人隐私遭到泄露,我们却第一时间不知道去找谁问责。前阵子看到一个网友留言: 因为寻求安全而安装了摄像头,但是安装了摄像头反而更加不安全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隐私方面的法律日待完善,有句话说的好: 隐私对于个人叫隐私,对于国家就叫做安全 。安全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就不多讲了。虽然网络信息让我们的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是却又让人陷入沉思,细思极恐。
在隐私维权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 END -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