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询信息是否泄露?
心安app可以根据TOP1000的各种公开网站信息(类似站内检索)以及搜索引擎缓存结果,在你授权的情况下排查你的信息安全隐患
举报学校被教育局泄露信息怎么办
打举报电话不需要要求匿名才会保护举报人的个人信息,政府人员故意向被举报单位泄露举报人信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违反举报人保护规定,故意泄露举报人姓名、地址、电话或者举报内容等,或者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或者应当制定举报人保护预案、采取保护措施而未制定或者采取,导致举报人受打击报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举报线索由专人录入专用计算机,加密码严格管理,未经检察长批准,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查看。
(二)举报材料应当放置于保密场所,保密场所应当配备保密设施。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保密场所。
(三)向检察长报送举报线索时,应当将相关材料用机要袋密封,并填写机要编号,由检察长亲自拆封。
(四)严禁泄露举报内容以及举报人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或者被举报单位。
(五)调查核实情况时,严禁出示举报线索原件或者复印件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严禁对匿名举报线索材料进行笔迹鉴定。
(六)其他应当采取的保密措施。
第六十条 举报中心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受理网上举报,严格管理举报网站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并适时更换。 利用检察专线网处理举报线索的计算机应当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 通过网络联系、答复举报人时,应当核对密码,答复时不得涉及举报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十一条 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多所高校官网泄露学生隐私信息是怎么回事?
近日,相继披露了吉、湘、鄂、浙、闽、苏、桂、陕等多所高校官网存在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11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接获读者爆料,各地高校网站泄露学生身份信息的情况依然存在。
比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团委学生处于2017年10月18日在学院官网发布了一份《2016-2017学年奖学金公示名单》。这份名单中公示了328名学生的姓名、完整的身份证号等信息,公示期是2017年10月18日至2017年10月24日。不过,查询发现,截止11月20日中午,该名单仍可以在该学院团委学生处官网上下载。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团委学生处于2017年10月18日在学院官网发布了一份《2016-2017学年奖学金公示名单》。图片系澎湃新闻基于保护隐私需要打码,原页面没有打码。
再比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2017年10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2017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公示表》。这份公示表将34名学生的姓名、学号、完整的身份证号等信息悉数公布。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尽管该表格的公示期已过1个月,但仍然能通过学校官网供人浏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2017年10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2017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公示表》。图片基于保护隐私需要打码,原页面没有打码。
除山东和四川两省外,查询发现,贵州一些高校也存在官网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
比如,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官网于2017年9月28日公布了《安顺学院体育学院2017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名单公示》。这份文件公布了15名学生的姓名、学号、完整身份证号。
在校学生信息泄漏“被就业”问题,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被泄漏出去的?
应届毕业生总是会给各大公司投简历,这些简历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然后学生的信息就被泄露出去了。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向正规的公司投递简历,还要发给公司的官方招聘邮箱。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也要查一下自己的个税信息,如果发现自己被某一家陌生的公司录用了,就应该立即告知学校。
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呢?
学校肯定是不会贩卖学生个人信息的,并且学校还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的就业,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率,所以这件事情可能是有心人在操作。比如说学生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不小心被皮包公司蒙骗了,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信息被公司贩卖出去,在求职市场上流传。而一些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会将这些学生的信息录入自己的系统,然后编撰一些工资上的信息,以此躲避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检查。
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呢?
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学生也不要惊慌失措,可以立即联系辅导员,辅导员会将这个事情报告给学校的就业部。因为学生的私人信息居然被公司盗用了,中间肯定是有层层的利益链条,是很值得深究的。只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那这件事情就能真相大白,也能让学生保持应届生的身份,而不是被就业的社会人士。现在光明底下是藏着很多黑暗面的,刚出学校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对于自己私人信息的保护。在找工作的时候,学生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欺骗了。
总结
公司招聘应在毕业生是有一定的补贴的,所以很多公司就想盗用应届生的信息,以此来获得补贴或者躲过部门的核查。这种做法是毫无道德底线的,也应该彻底的禁止。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