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身攻击有哪些渠道可以处理_校园网络人身攻击是什么

hacker|
101

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都是暴力,它们有何区别?

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区别,第一、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的产生地点不一样;第二、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的“暴力方式”不一样;第三、参与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的人群不同。

一、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的产生地点不一样

首先,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虽然都是很可怕的暴力,但是这两种暴力产生的地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校园暴力的发生地点是校园,小到幼儿园,大到大学,只要是校园就有产生校园暴力的可能性;网络暴力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暴力”,它产生的地点是虚拟的网络上,所以客观来说的话,校园暴力是存在在我们的真实世界中的,而网络暴力只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

二、网络暴力和校园暴力的“暴力方式”不一样

其次,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都是会伴随人一生的暴力,而且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两种暴力造成的阴影。从暴力方式上来看,校园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热暴力,也就是施暴者直接对受害者进行身体上的伤害,而另一种则是冷暴力,是通过不伤害受害者身体的方式来侮辱、伤害受害者。而网络暴力只有一种暴力方式,那就是使用语言文字来伤害别人,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身攻击”。

三、参与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的人群不同

最后,校园暴力因为是发生在校园中的暴力,所以校园暴力的参与者都是学生,而老师和家长虽然算直接参与者,但也是校园暴力中的一环,而网络暴力则是不分年龄、身份、性别的,只要是有电子设备和网络,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变身“键盘侠”,并且对其他人使用网络暴力的,而且有的人对别人使用了网络暴力还不自知,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可悲的。

人身攻击是什么意思

人身攻击是指公然使用暴力侮辱他人人格或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或以其他方法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人身权,包括身份权和人格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而身份权包括了荣誉权、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以及监护权、亲属权。

所谓人身攻击就是侮辱他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而使得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中受到了侵害并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行为法律上称之为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

人身攻击造句:

1、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何不同观点的争论常常以人身攻击而告终。但事实是,这样的争论正是始于人身攻击,因为我们的观点就是一部分自我,何况,在最初的矛盾之后,我们维护的正是自我而不是其他东西。

2、尽管它有可能使一位留言者发布对于博主的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它也有可能使另一位本来不会发言的留言者表达有趣的政治见解。

3、有人说你好就肯定有人说你坏,如果说我戏不好,我挺愿意接受和改进的。如果有人捏造一些无中生有的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让我父母听到很难受,我会教父母去适应,自己也渐渐学会视而不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身攻击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

12、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扩展资料:

治理方案,以广东为例

2018年11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轻微痛苦”或者“明显伤害”的欺凌事件,分别列为“轻微”或者“恶劣”。

“携带刀具等器械威胁或打被欺凌者的”“多次强脱被欺凌者衣物的”“多次强索被欺凌者财物的”等属于“恶劣”范畴的严重欺凌事件。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 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2018年7月5日北京为解决校园欺凌,教育部首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欺凌治理方案公布:发生校园欺凌须限时上报。

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

扩展资料:

欺凌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8.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9.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0.画侮辱画,写侮辱性的文字。

11.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参考资料:校园欺凌百度百科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